最近,TGA年度游戏的评选又成为了游戏圈最大的话题,《黑神话·悟空》的落选让人遗憾,《宇宙机器人》的获奖让人疑惑。

对于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的“名誉”来说,大众的心理普遍是矛盾的。大家一边把一系列奖项笑称为是“袈裟”,一边又为其未获得的“袈裟”打抱不平。

在这背后,就连游戏主创冯骥也不禁发文感慨,承认他有着同样的心理(冯骥文章原文)。这款游戏开发者的精神,连同它本身想阐述的道理一道,成为了这一IP背后的核心价值观。

“袈裟”与“文化自信”

话说回来,谁又不希望这样一款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游戏能够得到普遍大众、特别是西方所谓“权威”的认可呢?历年来,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“袈裟”与我们无关,但真当“村里出了大学生”之后,大家还是急切地希望它能够得到代表认可的名誉。所以大家虽然不把落选当“输”,但一定把获奖当“赢”。

但我们持有文化自信,不应该是因为我们总是“赢”(就像近年来,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成就一样),而应该是有着更加内里的、更加根本的缘故。正如冯骥在长文中所谈:

是的,你不能在已经赢的时候才自信。
那不是自信,是对结果的复读。
今天输了,明天还可能会输,那又如何?

我们能做的,只有根植由内到外的自信,抓住“主观能动性”这一“唯一的确定”,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自身、我们的民族。

影响结果的因子太复杂,所以结果必然是不确定的。我们唯一确定的是选择自己在做什么。
做具体的事,做困难的事,做相信的事。
在做这些,当然应该自信。

“勇气”与“初心”

说到《黑神话·悟空》这款游戏的内核,都不免会想到其终章真结局的场景。夕阳西下,老猴撑船,带着天命人去见残躯的大圣。

406ebb0ea94c9a6ff9c993b5872959f916209de7727974b4f22782c4df470bb9_edit_16170311567271.jpg

每一次“轮回”,老猴都会告诉八戒:真正的“孙悟空”已经不可能回来了,是戴上金箍重入轮回,还是取得“真经”成为新的大圣,取决于天命人,也就是屏幕前每个玩家的选择。

这好似在告诉屏幕前的玩家:历史也是一幕幕轮回,其走向不能由一位大圣选择,却在靠无数的天命人创造。是“屠龙者终成恶龙”,还是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”,与所有人的选择息息相关。

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而正是心怀勇气、保持初心的中华儿女,才创造出了属于我们的历史。
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

路在脚下,革命尚未结束,一代代“轮回”仍然要靠我们每个人做出选择。而我们的民族能否永葆“勇气”和“初心”,正取决于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、每一刻的抉择了。

希望大家都能继续怀着自信与雄心,保持勇敢、诚实与善良,踏实做好每一件具体的小事,坦然接受不确定的结果,一直走在取经的路上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