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雨过后,京城在午后初晴。漫步于地大主干道,穿过排排学院迎新帐篷,站在欢迎标语的“凯旋门”下,拍摄出这样一张相片:

绿叶相衬,白桦挺立。红色的横幅,连同大树白色的腰线延生向远方,直至消失在视野镜头。想象一下:如果图片中的电瓶车都换成黑色的自行车,展现一幅劳动工人通勤的景象,再配上近处耳边的大喇叭,播放着工会的公告,和上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的旋律,这是不是颇有70年代意味的场景?

想到两周前在外婆家聚餐,复古的搪瓷杯(实际上是塑料的)上刻着“大海航行靠舵手”的标语,我把它读了出来,爸爸妈妈和舅妈便回忆起这首歌,并震惊于我居然会第二句歌词。他们说,这是那个年代大家都会唱的,到零零后这一辈就很少听到了。

“大海航行靠舵手,万物生长靠太阳”。诚然,在现在的时代没有人用大喇叭在我们耳朵边放这首歌曲,但我却怀着敬仰的好奇心去主动收藏了这首歌。好奇,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一切似乎与我们有很大不同,显得“神秘”而不可知;敬仰,是因为那个年代的精神力量常让我动容,也让很多同龄人动容,从而在当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。

正如画面标语里“时代使命”这四个字一样,我们和那个年代的背景相差甚远,固然无法复刻当时人的心境、当时代的情境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敬仰那个神秘的年代。